曾经众星捧月的春节晚会,如今竟是打入深宫般冷冷清清。历经20多年的发展,春节晚会却渐入不尴不尬的境地,不仅是观众提不起兴趣,就连演员也是一副“无所谓”的心态。(《新闻晨报》11月18日)
水有源,树有根,春节晚会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面对观众的不买帐,大有白忙活一场的晚会导演,已经习惯了把“众口难调”作为说辞。众口难调?这话倒也不错,毕竟各人有各人的品味,让每个人都拍手叫好也实在是难为我们的导演。更何况,动辄就歌会、晚会的娱乐形式已经让观众麻木到愈发挑剔。
可如果批评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的导演是不是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了?不管怎么说,春节晚会是越来越不好看了。一切都围着“大”字做文章,什么大舞台、大场面、大阵容。花头越做越大,可内容着实不敢恭维:歌曲没有特色、相声小品的“包袱”抖得生硬……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审再审的节目就是这个水准?怎么似乎都有着“走后门”的影子。徒有形式、毫无内容支撑的春节晚会,为人诟病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回过头来,再说演员。曾经在80年代风靡亿万中国家庭的春节晚会,在老百姓心里的分量是不可小觑的。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是老百姓大年夜必做的“功课”。而那个时候的演出也要“单纯”得多,是“为人民服务”的。可现在呢,说成是“为自己服务”反而来得更恰当。
更多的歌手、演员看重的是“春节晚会”这块金字招牌,想的是在亿万观众面前混个脸熟好扬名立腕。一旦成星成腕,不愁财源滚滚、声名远扬,谁又会把日渐低迷的春节晚会放在眼里?如果说十年前的春节晚会对演员来说是主食,不吃会饿肚子,那么现在不过是一道饭后甜点,至于吃与不吃、怎么吃都要视演员的胃口、心情而定。
23年的风雨历程,春节晚会又将向何处去?
又是一年岁末,2005年的春节晚会早已在运作之中。但愿春节晚会曾经带给我们的甜蜜回忆,还是不要被继续糟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