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听说南方某城的市民欣赏一场高雅文化的演出,要花掉近四百元,据统计,这要占该城市居民人均月薪的百分之七十,当地市民感叹地说,享受高雅文化真是一种奢侈啊。
没想到,这种文化的奢侈享受,被我碰上了。我们这座城市的电视台电影频道开播五周年纪念日,主办方请来了各路大小明星在市艺术中心演出,朋友送来两张门票,一问票价,一张四百元,相当于我月工资的百分之四十多,看这场艺术演出也算我的一次文化生活,虽不能说是物有所值,但如此高的票价,也不由得让人深思──我们原本普通的公共文化生活,为什么越来越变成了一种十分奢侈的事情?
内地人民网也有一条文化新闻说,柏林爱乐乐团在北京演出时,票价高达四千元人民币,如此“奢华”的演出无疑让收入平平的爱乐者感到无奈。据调查,在京沪等大城市买一张座位较好的歌剧、交响乐的门票需五百到八百元,相当于一般教授收入的十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中国内地目前剧场演出票价普遍比发达国家高出十倍以上……
从文化史发展来看,文化产生以后,起初的确是少数特权阶层的活动,只有少数人拥有享受文化的权利,就像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中所说,“谁能看戏、谁能听音乐是一开始就有所限制的,限制主要是就教育程度而言的,但接受教育的先决条件又是各种经济和社会特权。”
在这种条件下,大多数人、劳动者阶层是难以接触文化、享受文化的。文化的确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但如罗素所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已有可能公平地把文化的权利分配给大众,为整个社会所享受,而无损于文化的发展。所以,从本质上说,文化一直是按照民主化的道路发展的。
而现在却存在着文化脱离开大众,变成文化奢侈化、贵族化的倾向。二○○五年,据说被称为“国学年”。“国学热”中,北大开办了一个“国学老板班”,搞成了少数人的活动,而一年的学费就要二万四千元,每月才上一次课,连老板精英们也惊呼,怎么算也不该有这样的天价学费……
河南省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期间,适逢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周年之际,内地著名景点龙门石窟免费开放两天,仅一日游客人数就超过十万,创下了龙门石窟风景区开放以来的一项新纪录。这个“纪录”,是颇让人感慨的。为什么如此多的人选择免费开放日参观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的门票,不过八十元,也许不够富人喝一杯咖啡,但居然把这么多人挡在门外。一位退休工人说:“在洛阳住了三十年,头一次来龙门。过去是没时间,现在是票太贵。”这足以说明问题了。原本是普遍的文化源泉、可以给无数大众带来文化获益的祖国文化遗产,却因为“太贵”的门票,让大众望而却步……
为了纪念中国戏剧大师焦菊隐诞辰一百周年而恢复的“焦版”《茶馆》在首都剧场正式公演。最高票价从二百八十元一跃为六百八十元。观众说《茶馆》越来越值钱,永远一票难求……这固然说明了《茶馆》的艺术生命力,经典文化的价值,但它也未能避免走向文化艺术奢侈的尴尬和无奈。一位戏剧界人士分析得好,《茶馆》是中国话剧最经典的作品,可以说是百看不厌,但观众并不能每年都有机会欣赏到,因此,根本还是应该每年循环演出《茶馆》,让名作年年常新,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买平价票,欣赏到这部北京人艺最辉煌的作品。
阅读,可说是最基本的文化生活了,现在也有了变成奢望的危险。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鲁迅全集》共十八本,售价九百九十元,算起来差不多一本五十多块钱。连鲁迅的后人周海婴都说:“这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啊……”
文化应是普及的,大众的,全民的,把文化变成奢侈的东西,根本上失去了文化的属性,令其变得功利化、商业化,就会让文化丧失掉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陶冶性灵、丰富心灵世界、培塑高洁灵魂、提高人生幸福感的作用;文化若照此发展下去,便是文化的末路……
最近我在阅读台湾作家龙应台新近撰写的《文化是什么?》,她讲文化不只是艺术家文学家少数精英的事情,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余兴和奢侈品,文化是公众深度的参与,文化是民生必须,是国家大计……让贫民和弱势族群也能得到享受文化的权利。德国政府额外补贴剧院的开支,使得低收入的国民也买得起票、看得起戏,国民的艺术教养因此得以提升。纽约政府通过补贴,让十八岁以下的人可以低价看演出,从而培养了年轻人的艺术修养。伦敦采取博物馆参观免门票措施,欣赏者的数字因而激增。这种文化的普及程度、民主化程度,体现的平民意识是很高的。
“文化”的含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文化是日益众多的人们共同努力的向上追求,它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寻求幸福的形式之一”。享有文化权利已经愈来愈被认为是文明世界中人的一个基本权利。文化,不是贵族化的东西,不是奢侈品,不是特权。文化,是非功利的探求,需满足普遍性的向往和参与的需要,进而真正成为普通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没有人去实现它就不会存在。但是人没有文化也将是虚无。社会的最崇高、最神圣的利益,就是那同等遍及于其各成员的社会本身的文化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