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在线

如何正视文化危机下的道德缺位

当前我国文化同世界其他各国一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危机,这主要体现在功利主义盛行、社会各阶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正确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人们的价值取向被金钱观侵蚀,并且由于对物质的无限追求与肆意贪婪使得我们独有的文化失去本真。

因为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并非是学历愈高就愈显文化,其所承载和赋予的内涵是广义的。比如过分强调高学历,这或许是由于这种刻于物象的文化渲染普遍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与实际脱轨,并不能从人们的灵魂深处灌注文化内在的基因,唤回人性的真、善、美。所以衡量一个人文化赋予的内涵与背景,以及品性德行的了解,需要依靠长期的观察和考验,包括临之以利观其廉,期之以事观其信,咨之以计观其诚,穷之以辩观其变,乃至醉之以酒观其性。先有心,立于志,乃可成事。

当某官员在众人面前痛斥腐败的社会危害,有时乃至声泪俱下,我们会想到他一定是位好官,可谁都不会相信,恰恰是这位道貌岸然笼络民心的表演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贪官,其手段之卑劣、敛财之巨令人咋舌。这就是当前文化危机下的制度悲哀,人们无法了解他的真实与其内心的龌龊。文化对他来说只是名利场上的幌子、愚弄众人的工具;在他看来能说会道就是文化,没有真正能使文化触摸其灵魂而感到羞愧,出了问题却怨是自己倒霉。这样的文化是十分可怕的。

道德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准则,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参照物,然而物质却是有形的,道德是无物形的,它却能规范人们的行为、约束人们的取向、是人类彼此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维系的源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和宗教人性是相通的,也就是说道德的标准是至高无上的,你可以无物,却不可以无德;你同样可以无知无畏,但不可没有道德没有规矩。生命之重,以德所托,没有了德,生命的价值就没有了意义。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所在,是承载历史与未来的文化背景。

人们常说幸福不是拥有得越多,而是计较得越少。在西方文化的主要来源基督教中,耶稣曾说过,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在这一源流下,西方文化包含了“富人原罪说”。大多数富人最后往往把自己的财富用于慈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洗脱原罪解除进入天堂的痛苦。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他们奔命赚钱不完全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能帮助更多穷人过上好日子。这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西方文化中的“德行”。

回到中国文化中关于“德”的思考上,古人已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这也是世界其他各国探根溯源的文脉。并且,重拾传统造就中国文化复兴之梦在今天看来尤显重要。因为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和谐首先需要家庭和谐,每个人为和谐发挥的作用就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担当与责任,如果人人都只为自己好过,整个社会就会变得不可思议,一个对家庭和自己亲人不负责,不能包容谦让的人对社会不会有作为。当前有一些人一旦有了地位和金钱,就开始奢靡、豪赌任性、沾花惹草、包养情妇、扰乱社会秩序‘道德沦丧、背离传统文化,表面上他愈加矫揉粉饰,抱残守缺,却愈显品位低俗,终而会被唾弃。

更进一步说,世界各国以德为先,和平相处,是迈进幸福和谐的第一步。繁荣经济、发展社会,需要各国遵循原则,不能有损害对方之企图,以足够的智慧和勇气保证国内繁荣稳定,那就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与其花大量的心思和经费去揣摩缔结友好,不如多用些心思着力解决好自己国家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提振民心、凝聚力量、改善生活,寄望权利不如改变制度,遮遮掩掩不如敞开胸怀,以品格赢得人心,以文化赢得世界,以道德征服邪恶,这就是文化的力量。道之所存,国志存焉。

人是理性自利的“经纪人”,一个合理的社会也会将正常的逐利行为合法化、道德化,使每个人都成为正当的逐利者。但如果摆出一幅强权姿态,粗暴地施以干涉或否定,令他人或屈于武力,这必然会导致更大隐患。更有甚者,如果干涉与否定效果不佳,也会令他人产生“向强权低头”的屈辱感,使得暗中逐利者心里犯嘀咕。可以想见,一旦“权利霸权化”成为常态,公民屈辱势必会成为习惯,善与恶、是与非的界线将逐渐模糊,整个社会很大程度上失去道德指引,躁动的怨气、愤怒和心理的不平以及极端的功利主义四处弥散。由此而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此类阳奉阴违成为风气。

曲解文化是任意践踏文化,只有当把文化引向人们自觉行为,给予每个人更多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光明正大地追逐利益,在文化引领下的公民道德更能使每个人有明辨是非、甄别善恶的能力,才能真正认清人类文化危机下道德缺位的危害,不光是你我,每个人都如此。

(作者系湖南省对外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湖南经济文化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