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在线

80后的青春被暮气浸染了吗

5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莫让青春染暮气”的文章。文章感叹“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文章还问道:“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将目光从该文章上移开后,我陷入了沉思。面对“80后”,我不禁要问:“80后”果真已成为暮气沉沉的一代了吗?

“80后”或许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和“60后”相比,他们不曾有过“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体验过“70后”“过渡时代”的生活,也没有享受“90后”的宝贝日子。“80后”诞生于国家刚刚开放的年代——不论是思想还是物质都尚处于初始的时期。或许,他们还有着一个或两个兄弟姐妹。他们的童年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第一步改革刚刚结束,城市改革正在展开。随着“文革”后高考毕业生陆续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在整个社会嫉羡的目光里,也将应试教育的压力带给了“80后”,学习负担渐渐成了80后的话题。随着曾经“失落的一代”(他们的父辈)的迷茫(指围绕“潘晓”的来信在80年代开展后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讨论),“80后”的心中渐渐有了精神苦闷以及失落的感觉。整个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的中国改革开放给“80后”带来了较丰富的物质,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他们也体验到了物质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伴随着他们走进中学和大学,一直到走向社会。中国九十年代以及新世纪之初的发展和进步,将丰富的物质世界带给了“80后”。网络时代和物质极大丰富让“80后”眼花缭乱,他们从这里认识了世界,也在这个世界里迷离和困惑。

或许这就是《人民日报》文中所提及的“暮气的青春”。应该说,每一代人都有属于每一代人的青春,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自己的标志和烙印。在我们身边的数代人群中,我们既不能奢求“80后”像老一辈人那样去经受“国破山河在”的苦难以及战争的磨砺,也不能希望他们像新中国建设者那样毫无怨言的去为国家义无反顾地奉献,也不用担心他们成为思想单纯的“革命小将”,以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年。他们就是他们,他们既特殊,又普通,“80后”的心中既有着每一代青年身上所拥有的希望和憧憬,也有着“80后”的苦闷和迷惑。他们“叹老”未非“已老”,“不爱”也仍然“在爱”。他们之所以“怀旧”,之所以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是因为这个时代实在走的太快,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快节奏的生活让“80后”无法静下来思考。整个社会都在这个快速涌动的社会与发展大潮中以魔术般的速度变化,被裹在其中的“80后”当然无法逃避。

他们之所以“叹老”,只是时代发展的太过迅速。在以加速度发展的时代面前,感官变得迟钝,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又以爆炸似的速度被各种媒体强力导入,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太快。在太快的时间面前,“老了”也就再所难免。

或许,从十年前开始,对“80后”就有过诸多的议论,总体认为他们是“垮掉的一代”。理由是他们自私,没有责任,没有理想和信念。媒体上充满了对他们的不满和白眼。而随着“90后”的成长以及“2000后”的出现,“80后”又似乎被社会遗忘了。被遗忘的“80后”在进入新世纪后,开始陆续走入社会。他们需要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恋爱,需要结婚生子,需要发展,需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而社会中弥漫着浮躁和功利,充满着诱惑和陷井,这一切都考验着他们,和他们的内心发生着激烈的冲撞。冲撞之后,有伤害,也有收获。伤害的是青春的外表,收获的是成熟。

我们或许并不完全了解“80后”,实际上,“80后”和所有时代的人一样,有他们的特质和表现方式。他们的青春并非暮气沉沉,他们在快速的变革时代面前,他们在整理和调节自己,在观察着外部的世界,在思考,在等待着选择。

我们的社会应该允许他们停下来或者放慢脚步,允许他们去思考,去徘徊,也允许他们走回头路。但是,青春的热血仍然流淌在他们的身体中,他们终将诀择和成熟。

同时,我们这个社会以及“过来的人”还应该理解“80后”,给他们空间,给他们机会,还要为他们营造一个环境。

这个社会需要一个优良的环境,不仅仅在物质方面,更多地应该在精神方面。我们需要重塑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应该让年轻的人们能够从少儿起就胸怀理想和信念,要给年轻的人们以希望和温暖。关爱他们就是关爱我们的未来——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这个社会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坍塌和麻木的社会,没有“暮气的青春”,只有“蛰伏的朝气”。当整个国家和整个社会都在关心一代年轻人成长的时候,这个社会就有希望,这个国家就有希望,这个民族就有希望。

少一点指责和嘲讽,多一点关爱和帮助。这不仅仅对“80后”,也是对“90后”和“2000后”所应有的态度。

青春的80后和青春的中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代表着未来。

蛰伏的青春正等待着春天里惊蛰日的到来。

我们期待着。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知名学者,博士。)